
最近幾次外出露營或者家裡臨時停電,我才發現行動電源的重要性。不過市面上的選擇五花八門,有傳統的USB型行動電源,也有可以支援家電的AC行動電源,真要選起來還挺讓人眼花撩亂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,這兩種行動電源到底差在哪、該怎麼挑,順便分享我個人的小建議。
什麼是傳統行動電源與AC行動電源?
傳統行動電源(USB型)
說到傳統行動電源,你應該第一個想到的就是「手機充電寶」。它主要提供USB或Type-C輸出,功率不大,但輕巧方便,非常適合日常出門時補充手機、平板、耳機等小型3C設備電量。
優點:
- 小巧、輕便,放包包沒問題
- 價格相對親民
缺點:
- 功率有限,無法支援家電
- 續航受限,像筆電這類設備通常無法長時間供電
傳統行動電源典型容量與可支援設備
容量 (mAh) | 可支援設備 | 平均充電次數 | 備註 |
5000 | 手機、耳機 | 1次 | 便攜小巧 |
10000 | 手機、平板 | 2-3次 | 出門旅行常用 |
20000+ | 手機、平板、部分筆電 | 4-6次 | 重量增加 |

AC行動電源(家電型)
而AC行動電源則是升級版,可以提供真正的110V AC輸出,支援小型家電、筆電、燈具等。體積比傳統行動電源大很多,價格也相對高,但用途廣,尤其在停電、露營或戶外工作時非常實用。
優點:
- 支援範圍廣,家電也能用
- 可作居家備電或戶外電力來源
缺點:
- 體積大、重量重
- 價格偏高
AC行動電源容量對應功率與家電
功率 (W) | 容量 (Wh) | 可支援家電 | 典型續航 |
---|---|---|---|
600 | 400wh / 800wh | 筆電、LED燈、電風扇 | 1-4小時 |
1000 | 800wh / 1200wh | 小電鍋、冰箱短時備電 | 1-3小時 |
1500 | 1600wh | 熱水瓶、投影機 | 1-2小時 |

兩者的主要差異比較
其實很簡單,用一張比較表就能看出差異:
項目 | 傳統行動電源 | AC行動電源 |
---|---|---|
輸出類型 | USB/小功率3C | AC 110V / 小家電 |
適用設備 | 手機、平板、耳機 | 筆電、小電鍋、燈具 |
功率上限 | 約20W–30W | 600W–2000W |
續航時間 | 1–6次充電手機 | 1–4小時(依功率不同) |
體積重量 | 小、輕 | 大、重 |
價格 | 親民 | 偏高 |
小結一下:簡單來說,想輕便快速充3C設備 → 傳統行動電源;想備電給家電、長時間使用 → AC行動電源。
個人觀點:我自己平常幾乎不帶行動電源出門,只有偶爾外出露營才會考慮AC行動電源。對我來說,USB型的方便性還是日常小確幸。
看到這裡,如果想知道不同容量AC行動電源的實際續航,可點這裡查看「PROPOWFFER全系列總覽&選購建議表」。
選購前要注意的關鍵5個因素
1. 使用情境
- 日常通勤或短途出遊 → 傳統行動電源就夠
- 戶外露營、停電備電 → AC行動電源更適合
2. 家電功率與耗電量
- 你要支援什麼設備?
- 小提醒:像電鍋、筆電、冰箱都有瞬間啟動功率需求,務必先確認AC電源是否支援
- 表格建議:常用設備功率參考
家電 | 平均功率 | 瞬間啟動功率 | 建議容量 |
---|---|---|---|
筆電 | 50–80W | – | 400–800Wh |
電鍋 | 300–600W | 1.1–1.2倍 | 800–1200Wh |
LED燈 | 10–20W | – | 400Wh |
3. 續航與充電效率
- 電池容量(Wh)越大,供電時間越長
- 高功率家電耗電快,容量要有預留空間
4. 體積與攜帶便利性
- AC行動電源比傳統款重
- 建議依活動天數和攜帶方式考量
5. 安全性與品質
- 選有過充、過放、短路保護的品牌
- 台灣製造或有良好售後服務會更安心
個人提醒:露營時別只看容量大就選,重量和攜帶方便也很重要,尤其是要爬山或走遠一點。

實用技巧與選購建議
- 先列出常用設備與功率需求
- 根據使用情境決定容量大小
- 日常小電器 → USB型就夠
- 家電或備電需求 → AC行動電源
- 可以考慮「小型AC行動電源 + 傳統行動電源」組合使用,兼顧方便與功率
延伸閱讀建議
結論
總結一下,挑選行動電源最重要的就是依需求選擇:
- 外出短時間、輕量 → 傳統行動電源
- 戶外露營、停電備電、家電需求 → AC行動電源
我的小建議是,如果你跟我一樣平常不常外出、使用3C設備為主,就選傳統行動電源就夠;如果家裡停電偶爾需要支援筆電或小家電,投資一台AC行動電源會更安心。
準備挑選你的第一台AC行動電源?點擊這裡了解更多型號資訊,讓你的居家或戶外電力隨時安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