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有一次在營區,我真的遇過有人帶了電磁爐+氣炸鍋,結果功率加起來直接突破 3000W!當時他還是插營區的電力,結果整區電壓忽上忽下,場主臉都快綠了。那時候我就在想:「如果連營區供電都快撐不住,小小一顆 AC 行動電源,怎麼可能扛得下來?」很多人幻想帶AC行動電源出門,就能隨時煮火鍋、煎牛排,但現實其實沒這麼美好。今天就用實際數據+我的觀察,來聊聊 電磁爐能不能用 AC 行動電源? 以及更實際的戶外料理方案。
電磁爐到底多耗電?(真相比想像大)
電磁爐的功率範圍
常見家用電磁爐的額定功率大多在 1200W~2000W,基本上就是高耗電的代名詞。做個對比:筆電大概 100W,小電鍋約 600W,你就知道電磁爐多驚人。
啟動瞬間的「突波」
很多人忽略一點:電磁爐開機的瞬間功率常常是標示值的 1.5~2 倍。例如標 1500W 的電磁爐,瞬間可能要 2000W 以上。這就是為什麼很多AC行動電源根本還沒煮東西,就直接跳掉。
家庭插座的限制
台灣插座大多是 110V、15A,極限功率大約 1650W。換句話說,電磁爐本來就是「壓線」使用的家電,更別說靠小小一顆AC行動電源。
Power B 提醒:別小看功率數字,它比大部分人想像得要嚴苛。
AC行動電源能不能帶電磁爐?(數據算給你看)
AC行動電源功率設計
市面上 AC 行動電源分為幾個等級:
- 500W → 直接不可能帶電磁爐
- 1000W → 瞬間突波一來,幾乎必跳
- 1500W 以上 → 理論上可以,但重量和體積超大
續航時間試算
假設一顆 1000Wh 容量的電源,接一台 1500W 電磁爐:
1000Wh ÷ 1500W ≈ 0.66 小時 ≈ 40 分鐘
但這還是理想值,扣掉效率損耗,實際可能 不到 30 分鐘。你要煮火鍋、炒兩盤菜?大概剛煮滾就沒電。
電磁爐功率 | 理論可用時間 | 扣除效率(85%)實際時間 |
---|---|---|
1200W | 約 50 分鐘 | 約 42 分鐘 |
1500W | 約 40 分鐘 | 約 34 分鐘 |
2000W | 約 30 分鐘 | 約 25 分鐘 |
風險
功率不足時,AC行動電源會自動跳電,甚至可能損壞。再加上大電源重量動輒 10 公斤以上,你還得扛進營地,想想就累。
Power B 的觀點:理論上能用,但「代價不符實際」。
戶外料理的真正考量
重量 vs 使用時間
2000W 的大電源雖然能帶動電磁爐,但光重量就超過 10 公斤,搬運麻煩,換來的卻只有半小時火力。划不來。
安全風險
高瓦數長時間輸出,AC行動電源容易過熱、縮短壽命,還可能當場熄火。戶外沒有穩定供電環境,風險更高。
料理方式才是關鍵
其實重點不是「電磁爐能不能用」,而是「你打算煮什麼」。要是只是加熱水或煮簡單食材,根本不需要電磁爐。
延伸閱讀:
怎麼選AC移動電源?用途對應快速看

電磁爐以外的選擇(更實際的戶外料理方案)
小電鍋 / 快煮壺
功率 400~600W,搭配 600W 級AC行動電源,剛剛好。煮飯、煮水都能搞定。
熱壓吐司機、迷你電烤盤
大約 600~800W,比電磁爐省電,能做早餐、烤肉片。
電熱水瓶
功率 700~900W,用來泡麵、沖咖啡非常方便。
瓦斯爐+AC行動電源搭配
最實際:料理靠瓦斯,電源支援燈光、冰箱、手機、音響。
Power B 建議:別把 AC 行動電源當成「炒菜神器」,把它當「穩定供應的小幫手」,才用得長久又安心。
怎麼挑 AC行動電源 才能料理?
核心原則
- 功率要留餘裕:600W 電器至少搭配 800W 電源。
- 容量要能撐住時間:不是能開機就好,要能煮完。
- 品牌與售後:選可靠的,尤其高功率應用更不能冒險。
自問三個問題
- 我真的要電磁爐嗎?
- 我會用多久?
- 有沒有更省力的方案?

戶外玩家的小訣竅(我的觀察+提醒)
- 我在營區看過有人同時帶電磁爐+氣炸鍋,結果功率飆破 3000W。那還是插營區的電力,營地電網都快負荷不住。換句話說,AC行動電源更不可能。
- 其實 AC 行動電源比較適合帶動小冰箱、燈光、音響這類耗電穩定的小電器。
- 料理策略:冷凍食材+熱水,其實就能輕鬆吃得很好,不必靠電磁爐硬幹。
常見問題 FAQ
結論:電磁爐不是戶外好夥伴
- 能不能用? → 理論上可以,但現實上非常不划算。
- 為什麼? → 功率大、續航短、重量重、風險高。
- 怎麼做比較好? → 改用小功率電器或瓦斯爐,搭配 AC 行動電源做支援,才是戶外料理的聰明解法。
如果你正在考慮購買AC行動電源,先想清楚要帶什麼電器!歡迎參考 PROPOWFFER 的 AC 移動電源選購建議 → 家庭備援電源怎麼選?完整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