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時候晚上開燈或用電器,會發現燈光突然變暗,或者冰箱、洗衣機啟動慢。很多人看到這種情況會以為家裡電線或家電壞掉,其實有可能是「減壓供電」。我自己也遇過,第一次看到整個房間燈光變暗時,真的會嚇一跳。

1. 什麼是減壓供電?
簡單來說,減壓供電就是電壓比平常低。
- 台灣家用標準電壓大約是 110V ±10%,也就是 99V–121V 之間。
- 減壓供電時,可能掉到 90–100V,燈光變暗、家電啟動變慢就是常見現象。
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用電高峰,或者電網有異常時,台電為了避免整個區域停電,會暫時降低電壓,分散負載。
2. 減壓供電可能的原因
生活中常見的幾種情況:
- 夏天傍晚用電尖峰:大家開冷氣、電風扇,電力瞬間拉高。
- 線路維修或故障:鄰近小區施工或自然因素,短暫影響電壓。
- 緊急分區降壓:電網需要保護設備或避免全區停電,會採取分區降低電壓。
3. 對家電的影響
不同家電在低電壓下會有不同反應,我整理了一個小表格,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設備:
家電類型 | 一般耗電量 | 瞬間突波倍率 | 減壓供電可能影響 |
---|---|---|---|
冰箱 | 100–300W | 1.5 | 馬達啟動慢,長時間可能過熱 |
洗衣機 | 200–800W | 2.0 | 啟動反覆,馬達過熱 |
冷氣(小型窗型) | 300–900W | 2.0 | 壓縮機啟動困難,效率下降 |
電鍋 | 500–800W | 1.2 | 加熱慢,無法達到設定溫度 |
吹風機 | 500–1200W | 1.2 | 風量減弱,加熱效果下降 |
電視 | 50–200W | 1.1 | 可能畫面閃爍或死機 |
路由器 | 20–50W | 1.1 | 網路中斷或訊號不穩 |
氧氣機(家用) | 90–300W | 1.1 | 運作不穩,需要留意 |
小提醒:瞬間啟動倍率指的是啟動時可能拉高的電流倍數,降壓期間高功率設備特別容易拉高電流,增加線路負擔。

4. 生活中可以做的保護方法
就算家裡沒有特別備援設備,也有幾個簡單方式可以減少影響:
- 暫停使用高耗電設備:空調、電熱器、熱水器可以暫時關掉。
- 先保存重要資料:電腦、筆電或 NAS 等設備,先存檔。
- 觀察燈光與家電狀態:燈光明顯暗或馬達聲變怪,先不要開新設備。
- 慢慢恢復用電:等電壓恢復正常,再依序開啟家電。
如果家裡有 UPS、穩壓器或 AC 移動電源,這些設備可以在短暫減壓時提供穩定電壓,保護敏感設備。
有時候,我們自己感覺電壓不穩,心裡會想:是不是要停電了?
其實也不用自己一直猜,台電在官網都會公告臨時停電或計畫性停電,
如果想確認,就可以上 台電停電公告 查詢最新資訊。

生活中偶爾看到燈光忽暗或家電啟動慢,不一定是設備壞掉,多半是減壓供電造成的短暫現象。理解這個原理後,你就不會慌,也可以用簡單方法保護家電。
如果你想更安心,也可以參考: AC行動電源和UPS有什麼不同?完整比較解析,幫你找到適合的備電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