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間插座永遠不夠用?手機、筆電、Wi-Fi全都要插,延長線牽得像蜘蛛網。尤其新成屋只給基本配,老屋插座還在奇怪角落。這篇就教你不用裝潢、不拉線,用AC移動電源補上這些電力缺口,讓你隨插隨有電,生活順順電!

插座不夠?補電不靠裝潢!
1. 為什麼新成屋和老屋常常插座不夠?
你以為新房子就有現代人需要的插座數量?錯。很多新成屋其實只「剛好」符合基本配置,像是床邊兩個插座、書桌一個,結果手機、筆電、檯燈、Wi-Fi 分享器一插完,根本沒剩給其他電器用。
老屋就更不用說了——不是數量不夠,就是插座位置超反人類,插一下還得彎腰蹲地。這種情況下,如果你又是租屋族或不想動裝潢的人,說真的,延長線只是權宜之計,最多就是「堆疊插座焦慮」而已。
1-1. 新舊建物的用電習慣差在哪?
簡單講:現代人插電設備太多。一個人至少三台要充(手機、筆電、平板),還有掃地機器人、氣氛燈、空氣清淨機在排隊。插座不夠已經不是不方便,而是生活卡關。

2. AC移動電源是什麼?能不能解決居家插座不夠的問題?
先說明白,這不是你熟悉的那種「手機行動電源」。AC移動電源是可以直接供應110V插座電力的小型電力裝置,也就是說——你可以把它當作一個可移動的「插座」。
簡單來講,就是電力自己帶著走。放在床邊、沙發旁、書桌角落,哪裡缺電就搬到哪裡。而且不像延長線那樣卡線、卡動線,更不需要牽到別的房間。
2-1. 它跟傳統延長線、USB行動電源差在哪?
延長線:還是得接主電源,位置受限。
USB行動電源:頂多幫手機充電,沒辦法插插座型電器。
AC行動電源:可以插筆電、Wi-Fi、檯燈,直接像一個行動插座。
對租屋族、套房、小坪數空間來說,這就是補電神器。
3. 常見房間電器補電建議:從Wi-Fi到氣氛燈
你不一定每天用吹風機、吸塵器,但Wi-Fi不能斷、燈不能不亮、筆電不能沒電。這些日常電器,是房間最需要補電的地方:
3-1. 簡單列出房間必備電器 & 耗電參考
電器 | 平均耗電 | 建議功率估算 |
---|---|---|
Wi-Fi分享器 | 5~10W | 估算10W即可 |
筆電(充電) | 60~90W | 估算120W比較保險 |
檯燈/氣氛燈 | 5~20W | 估算20W即可 |
小型音響 | 20~60W | 估算90W左右 |
建議你直接以「估算整數、保留餘裕」的方式來看待,例如整體功率不要接近機器上限,這樣使用才穩定也安心。
像上述的電器,用 600W 或 1000W 的AC移動電源綽綽有餘,還可以同時使用兩三樣電器。
4. 怎麼選擇適合房間使用的AC移動電源?
挑 AC 移動電源,不是「功率愈大愈好」,而是根據你想使用的電器種類與使用時間做選擇。這邊快速幫你對應:
4-1. 功率 vs 電池容量,你要看哪一個?
- 功率(W):決定你可以接什麼電器,像是 600W 可插筆電、燈具;1000W 可再多接風扇、小型音響。
- 電池容量(Wh):決定你能用多久,像是 800Wh 容量接一台 80W 的筆電,大約可以用 8~9 小時。
4-2. 居家補電的建議組合
- 輕度使用者:僅供Wi-Fi與燈具 → 可選 600W/400Wh入門型
- 中度使用者:筆電+燈具+分享器 → 建議 600~1000W/800Wh~1200Wh
- 重度使用者:再加音響、外接螢幕等 → 建議 1000W 以上/1200Wh 以上
不確定選哪一款?可以先算你最多會接幾樣東西,加總瓦數再乘上突波係數(1.5倍左右),就能對應機型。

5. 居家補電安全小提醒&PROPOWFFER選購建議
補電雖然方便,但也有幾個使用上的安全重點要注意:
5-1. 插座不夠,不代表可以無限堆延長線
很多人為了解決插座不夠,會一路接延長線甚至「延長線插延長線」——這是用電安全大忌。容易導致過載、電線老化、甚至走火風險。
AC移動電源的好處,是它本身就設計為獨立供電來源,不會去拖累原本插座,也不需要一條條線接來接去,乾淨又安全。
5-2. 為什麼推薦PROPOWFFER?
- 台灣製造,零組件品質安心
- 電力輸出穩定,插電器不怕跳電或中斷
- 功能設計簡單,沒有多餘複雜轉接頭
- 有多款功率與容量,適合不同空間使用情境
而且對居家來說,靜音、好收納、不占空間這些細節,PROPOWFFER都有考慮進去。